“‘彼岸·看见’台湾摄影20家 1928-2006”摄影大展,不但显影让此岸看见,也是个历史发展轨迹的显影剂,将七十多年来的摄影全貌具体呈现在观者眼前。 这次大展在台湾摄影界前辈庄灵的擘划下,邀集了台湾老中青三个世代的二十位摄影家,展出各阶段、各年代的代表作品将近二百件,无论就创作观点、取材内容和表现手法各方面看,都清楚显示出整个台湾的社会形貌。 从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上看,此展览包含的有中国传统画意,也有常民生活纪实;有对艺术家的自然写真,也有离岛少数民族的生存样态;有台湾瑰丽雄奇的自然景观,也有从纯粹个人观点所撷取的社会风景;它们有些是客观的忠实纪录,有些则是从主观意念出发对于影像艺术的自我构建和传达。从形式上看,他们几乎涵盖了从「传统画意」、「客观纪实」到「主观意象」,甚至到「抽象表现」和「观念装置」的当代美术思潮领域。 纵观本次展出这二十位具有相当代表性摄影家的全部作品,说它们是上个世纪以来,台湾摄影艺术发展历史缩影的具体呈现,应该也不为过。附带一提的,这些作品的取材,除了极少数是取自中国大陆和国外地区外,绝大部分都来自台湾宝岛的人、景和事物。观阅这些作品,观众不仅能欣赏到二十位摄影家的不同艺术风格展现,还有助于观众对台湾这块睽违了半个多世纪的土地与人民的目击观察和深入理解。 为了引发更大的反响,此次展览于八月十一日上午开幕典礼结束后,随即在中国美术馆七楼研讨会厅,举行两场大型研讨会,邀集两岸著名摄影家及学者,包括台湾的郑桑溪、庄灵、黄永松、庄明景、张照堂、全会华、钟永和,及大陆的范迪安、吕厚民、朱宪民、王文澜、刘雷、陈申、鲍昆、顾铮、李媚等济济之士,就两岸摄影艺术的议题进行全面的探索,希望在展览之外,能引发更深远的思考,从而对两岸摄影的未来,有更宏观而富建设性的具体结论。
標題 | 出版者 | 作者 | Date |
---|---|---|---|
有怪獸!是神?是偶像? 姚瑞中看穿黑白 | 自由時報 | 鄭乃銘 | 1999-01-02 |
國美館當代藝術20年 62藏品反映解嚴面貌 | 聯合報 | 周美惠 | 2006-03-04 |
新的創作方式 進入歐美新視野 布拉格大展 華人攝影台灣居要角 | 民生報 | 黃寶萍 | 2003-09-02 |
幻影天堂 向歐洲引介台灣藝術家 | 聯合報 | 趙慧琳 | 2003-09-01 |
台北南韓當代藝術 互獻初吻 | 聯合報 | 趙慧琳 | 2002-11-02 |
亞細亞散步展(日文) | 台北週報 | 森美根子 | 2001-11-01 |
2000 「非常廟」眾聲喧譁 | 中國時報 | 李維菁 | 2000-01-01 |
UNE ESTHETIQUE DE LA DOUBLE VISION Yao Jui-chung et la conscience paysagere du peuple survivant | TK-21 | Lin Chi-Ming | 2018-01-28 |
玩文字搞遊戲 姚瑞中寫姚瑞中 | 中國時報 | 丁文玲 | 2008-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