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最新訊息 / 視域之方

視域之方


展期: 2013-07-11 ~ 2013-08-09
開幕: 2013-07-11 18:00-PM
展場: 紐約天理文化中心
地址: 43 W 13th St New York, NY 10011 Tel: +1 212-645-2800

視域之方-臺灣當代藝術展 文 / 吳達坤 (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首席策展人) 「越是一場真正的談話,它就愈不是按談話者的任何一方進行。」 高達美(Gadamer, 1900-2003)註[1] 「視域」(Horizon),在視覺上的第一層含義是指人的視力範圍,而視力的最大範圍是天地相交之處,即地平線。所以德文中「視域」和「地平線」所使用是同一個詞(Horizont)。第二層含義是用在哲學概念之上,「視域」更是開放無限的,不僅僅與人類生理上「看見」的範圍有關,更提升為精神的形而上的理解層次。 從視域融合到視域之方 一般來說,當我們帶著自己的經驗背景去理解某種作品時,來自不同歷史背景的「視域」必然會產生一種「張力」(tension)。也因此,觀者必須擺脫由作品自身歷史存在所產生的「成見/偏見」,但又不能以自己的「成見/偏見」任意曲解其理解的對象。只有在觀者的「成見/偏見」和作品自身的「內容」融合在一起,並產生出對話意義時,才會出現真正的「理解」。這種過程,高達美稱之為「視域融合」(fusion of horizons)。在高達美的認知中,藝術作品與作者、觀者之間具有同時性(contemporaneousness),不完全侷限於原先的歷史範疇,觀者在觀看作品的當下,即成為此時此刻的創作者,因為藝術品自身總是不斷地在呈現自己、不斷地在溝通。在此,他特別強調作品本身的主體,作為「雙向理解」的場域。 在創作的過程中,作者、觀者彼此就像是談話中相互映射的鏡子兩端。讓作品本身成為一個介質場域,揭露了作品本身的主體性格。藝術家們除了將創作這件事視為自我對話的空間場域之外,也在過程中持續進行對自己與觀者的對話辯證。這種帶有遊戲性、儀式性的“雙向理解”過程。某程度上與東方佛教教義裡提到的「會通」概念,極其類似進一步來說,在本次的展覽對話中,試圖讓作品所傳遞出的語言可讓展覽本身亦成為一個「視域融合」的空間。此次展出的台灣藝術家王德瑜,藉由大型充氣裝置所製作的NO.73,即提供了一個實切的場域,讓觀者先從外圍地觀看再進入到作品內部,展現出一個真實的異質空間,給與觀眾特殊的身體體驗。潘聘玉則以軟雕塑的手法呈現,賦予多元材質與對象物不同的創作觀照路徑。王俊傑的情色物件,以文件方式展示選定的特別物件,經過作者精巧的擺設手法,讓觀眾閱讀不同文本之間的多重歧異。曲德義以抽象語彙的繪畫,表現長期浸淫于色彩與空間的獨到見解,另一位藝術家薛保瑕則以個人生命軌跡融入畫作,在鮮明的色彩與線條之間傳達她對於人生的感受。張宗帆的抽象繪畫作品,不同於前面兩位,以冥想的創作過程入畫,用詩意的語言提供給觀者帶有人造色彩的觀賞經驗。姚瑞中與陳擎耀兩位藝術家,長期來分別以各自的觀察和不同手法,對於過去政治氛圍的文化迷思進行除魅。陳俊豪的蚊釘系列作品,獨創出蚊釘技巧重新製作中國古代山水,在和古人對話之餘,也讓古畫走出自身的新生命。楊茂林的作品「苦海三聖」,以當代語彙轉化了東方神祉的形象,藝術家在東方和西方交界創造出與「聖者」再次對話的空間。吳達坤的「迷樓系列」,則讓街頭藝人成為城市間清晰的座標,以影像傳遞出多重敘事的可能性。 本展可視為臺灣當代藝術在80年代後期解嚴後的發展取樣,藝術家作品涵蓋了繪畫、雕塑、裝置、錄像、攝影等不同媒材,更探究了空間、觸覺、政治、材質、性別…等不同議題,透過作品、語言的溝通詮釋,探究共通的對話可能。也因此,冀望本展作為開啟對話的開端,經由作品和觀者間的交互溝通、對話,形塑出地球此彼兩端相互了解的「視域之方」。 註[1] 德國哲學家高達美(Gadamer, 1900-2003),在其《真理與方法》一書中為詮釋學提出了一種超越「主/客」觀的辯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