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最新訊息 / 姚瑞中個展 萬里長征行動之乾坤大挪移

姚瑞中個展 萬里長征行動之乾坤大挪移


展期: 2004-02-07 ~ 2004-03-06
開幕: 2004-02-07 19:00-PM
展場: 伊通公園

二萬五千里長征簡稱「長征」,是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工農紅軍主力從長江南北各根據地向陝北根據地進行的戰略大轉移。自1934年十月開始,1936年十月結束,歷時兩年,行程二萬五千里。不但是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血淋淋的鬥爭史,也改變了中國未來的命運。中國共產黨稱之為「二萬五千里長征」,中國國民黨則稱為「二萬五千里流竄」。 該計劃是由中國策展人盧杰及邱志杰策動的大型展出計劃,計有150名藝術家在長征各地點發表特定場域作品,並與當地進行互動。姚瑞中應「長征基金會」邀請參加,為行動三部曲外一章,姚瑞中重遊這些當初共產黨當初被國民黨追勦的二萬五千公里大逃亡(共產黨稱這次流竄為「長征」,共產黨因為此行而茍延殘喘,並於1949年打敗國民黨而獲得中國統治權)地點進行行為創作,以雙手倒立再將照片倒放,意圖扭轉歷史乾坤。 本作品「萬里長征行動之乾坤大挪移」計有十個象徵性地點,包括: ◎尊義會議舊址(貴州) 遵義會議會址位於遵義市老城紅旗路(原子尹路)八十號,老地名叫琵琶橋。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由於中國共產黨王明的「左」傾機會主義路線,使紅軍根據地日益縮小,中國工農紅軍因此被迫長征。長征初期,博古等領導人在軍事上犯了逃跑主義錯誤,使紅軍蒙受重大損失,在此緊要關頭,中共接受了毛澤東的意見放棄向湘西進軍計劃,改向國民黨控制薄弱的貴州進軍。1935年元月到達黔北重鎮遵義,並在同年元月十五日,中共在這裏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解決迫在眉睫的軍事問題;會議揭發批評了中共領導人在軍事上的錯誤,並通過決議,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推選毛澤東爲政治局常委,隨後根據會議精神及常委分工,由張聞天代替博古的工作,毛澤東、周恩來負責軍事;在行軍途中,又組成了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指揮小組。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確定了以毛澤東爲首的領導群。這次會議挽救了中共和紅軍,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捩點。 姚瑞中到此一遊,施展乾坤大挪移扭轉歷史。 ◎紅軍山紅軍紀念碑(貴州) 紅軍烈士陵園位於遵義市小龍山上,陵園正面是紀念遵義會議五十周年時所興建的一座紀念碑,碑正面是鄧小平手書的豎寫「紅軍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金色大字,碑後是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之墓。墓地坐北朝南,墓室由紅砂料石扣砌,墓頂正中豎一紅色五角星,墓身正面嵌有墓碑,碑銘橫書張愛萍手跡「鄧萍同志之墓」,左右側室上壁爲「鞠躬盡瘁」及「死而後已」八個大字,莊嚴肅穆。紅軍烈士陵園還安葬著其他一些紅軍戰士,有墳塋和骨灰房,象徵解放中國之紅軍的革命聖地。 姚瑞中到此一遊,施展乾坤大挪移扭轉歷史。 ◎紅軍總政治部舊址(貴州) 紅軍總政治部舊址在遵義老城楊柳街的天主教堂裏,這座教堂由經堂和學堂兩部分組成,經堂在北端,是一座「羅馬式」建築。這座教堂始建於清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1935年元月遵義會議後,黨中央在經堂內召開紅軍部大會,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等在大會上傳達了遵義會議精神,除了鼓舞了廣大的指戰員之外,也確定了毛的路線。 姚瑞中到此一遊,施展乾坤大挪移扭轉歷史。 ◎紅軍四渡赤水紀念碑(貴州) 遵義會議後國民黨軍意圖包抄紅軍,紅軍則以聲東擊西的策略迴避與國民黨軍正面交鋒,以四渡赤水的策略衝出重重包圍。元月二十九日淩晨,紅軍主力分三路縱隊西渡赤水河(一渡赤水);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中央紅軍由太平渡、二郎灘等地東渡赤水河(二渡赤水),向桐梓地區挺進;三月十六日,紅軍在茅臺地區西渡赤水河(即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向古藺方向前進;三月二十一日在二郎灘、太平渡一線四渡赤水,向南迅速渡過烏江,直逼貴陽。其中三渡赤水的地點茅台鎮,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中央紅軍)三渡赤水河的主要渡口。而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塔,則矗立在貴州省仁懷市赤水河西岸茅台渡口朱砂堡頂,塔總體高二十五米,寓意著紅軍長征二萬五千里,塔身由四根巨大的浪形柱依次錯位重疊構成,浪形柱上部懸嵌著不銹鋼球,恰似騰空的浪花,塔碑上則由前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題寫「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塔」九個銅板鎏金立體大字。 姚瑞中到此一遊,施展乾坤大挪移扭轉歷史。 ◎茅台酒廠(貴州) 位於貴州省西南部仁懷市西十三公里處的茅台鎮以釀酒聞中外,著名的茅台酒則以其産地命名,該鎮因而也被稱爲「國酒之都」。茅台前臨赤水,後依寒婆嶺,釀酒條件得天獨厚;當年紅軍長征曾四渡赤水,相傳當年紅軍長征戰士療傷、解乏、治腹瀉所依賴的靈藥正是此酒。現在茅台酒已經與法國的「白蘭地」和英國的「威士卡」齊名,被公認爲世界三大蒸餾名酒。 姚瑞中到此一遊,施展乾坤大挪移扭轉歷史。 ◎重慶解放碑(四川) 中國對日抗戰於1937年全面爆發,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爲了動員民衆抗日救國,1941年十二月三十日在重慶市區都郵街廣場建了一座碑形建築,名爲「精神堡壘」,保壘爲五層四方形炮樓式木結構建築,高七丈七,以象徵「七七」抗戰。抗日戰爭勝利後,重慶市市長張篤倫於1946年十月九日,在市政府第336次市政會上提出並決定在原「精神堡壘」舊址上,建立宏偉的「抗戰勝利紀功碑」,以紀念抗日戰爭的勝利。1949年十一月三十日重慶解放,1950年十月一日首屆中共國慶節,西南軍政委員會決定對「抗戰勝利紀功碑」進行改建,由西南軍政協委員委員會主席劉伯承題字,將碑名改爲「人民解放紀念碑」,俗稱解放碑。解放碑現爲重慶市中心,及重大集會、節日慶典之地,不但是重慶市的標誌性建築,也是唯一一座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的紀念碑。 姚瑞中到此一遊,施展乾坤大挪移扭轉歷史。 ◎重慶渣滓洞(四川) 渣滓洞原為民營煤礦,後因出產的煤質量太差而廢棄,當地人戲稱之為「渣滓洞」(出產「渣滓」之意),後因地勢險要隱蔽而被國民黨特務頭子戴笠看中,改建為監獄,白宮館原為中統招待所,後也改為監獄。兩處均關押共產黨及其支持者等政治犯,國民黨看守時使用中式及美式酷刑,殘酷拷打折磨共產黨員,並羅列了以下刑罰:吊打、坐老虎凳、電刑、灌辣椒水、背火(強迫受刑者背上一個裝有火炭的轎子)等;從抗戰後期起用到最後國民黨撤離,前後共關押過三百餘人。1949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下午四時開始,渣滓洞的國民黨留守人員在共軍進攻的炮聲和驚慌中用機槍掃射作「最後處理」,再用手槍進行補射並焚燒現場,共有一百八十餘人被打死,十五人從監獄院外牆的一處缺口逃生。這就是中共黨史上所說的「11.27大屠殺」。 姚瑞中到此一遊,施展乾坤大挪移扭轉歷史。 ◎西昌衛星發射站(四川)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於70年代初,是中國目前對外開放中規模較大、設備技術先進的新型航天器發射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總部設在西昌市,發射場位於西昌市西北約六十公里處的大涼山窪。發射中心擁有測試發射、指揮控制、跟蹤測量、通信、氣象及技術勤務保障等系統,發射場區的兩個發射工位及技術測試中心、指揮控制中心等配套設施,能擔負和完成多種型號的衛星發射任務。1985年十月XSLC正式對外開放,承攬衛星發射業務,自1984年以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先後發射了十七個顆國內外通訊衛星,其中著名的「長征一號」衛星即是從此基地發射。 姚瑞中到此一遊,施展乾坤大挪移扭轉歷史。 ◎摩西海螺溝毛澤東住所舊址(四川) 磨西是海拔七千多米的貢嘎山下的一個小鎮,地勢險峻,也是海螺溝國家冰川公園的大門。紅軍強渡大渡河後一行來到了磨西,毛澤東在磨西時再次把天主教堂當作紅軍指揮部,思考紅軍未來的走向,並決定橫越大金山以突破國民黨軍隊的封鎖,1935年六月十二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終於翻過幾座大雪山,在北進途中與紅四方面軍先頭部隊勝利會師,紅一方面軍主力1935年十月十九日到達陝甘蘇區吳起鎮。十月二十二日,中共中央在此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宣告紅軍主力長征勝利結束。1936年十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甯勝利會師,從而結束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長征。 姚瑞中到此一遊,施展乾坤大挪移扭轉歷史。 ◎瀘定橋(四川)瀘定橋位於縣西之大渡河上,修建於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次年五月峻工。橋身共由十三根鐵鏈組成,其中底鏈九根,扶手四根。1935年五月二十五日,中共紅軍長征先遣隊紅一師一團來到大渡河邊,在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紅一軍團政委聶榮臻親自指揮下,紅一團開始強渡被國民黨軍稱為插翅難飛(太平天國的石達開即被清軍殲滅於此)的大渡河,紅一團先遣隊強渡過河後,紅一師的另外兩個團也過了河。但國民黨薛岳的大軍正從背後快速追趕上來,紅二師四團在團長黃開湘、政委楊成武的指揮下,由二連連長廖大珠率領二十二名突擊隊員,在炮火中作為第一梯隊率先衝上了鐵索橋,冒死衝進了瀘定城,1935年五月二十九日,紅軍在這裏取得了「飛奪瀘定橋」的勝利,也讓國民黨無法在此殲滅中共殘餘部隊,使的毛澤東部隊向北越過大雪山流竄,奠定了往後共產黨在延安政權的壯大。 姚瑞中到此一遊,施展乾坤大挪移扭轉歷史。